• 如何作傳統建築的測繪


    文\徐逸鴻


    測繪的最好方

    測繪之前,所有人先繞建築物一圈,討論建築的特色、構法以及破損、增改建的部分,以此決定測繪紀錄的重點、方式(比如哪部分要畫、哪部分不畫、剖線位置等),並且作分組。

    測繪通常是從平面圖開始,接著測立面及剖面,最後是門窗、裝飾等大樣圖。

    分配每個人的負責區域,每個負責的人都要實際繪圖、測量、拍照以及到最後把電腦圖面畫出來。如果這些工作有任何一項是由別人所代勞,那麼就會增加繪圖時的困難度。

    測繪一定要同時拍照,照片是輔助畫圖的重要工具,在許多情況下,拍照可以代替測量,並且說明許多相對關係以及表明現場狀況,可以省下很多調查的時間,因此一定要善用照片。
    測量完了之後,要將你所量的部位拍照,拍攝的重點在全景、正面以及側面,還有交接部位的關係,盡量多拍照,有時無心拍的照片會成為繪圖時的重要參考。如果有細部的雕刻,也要拍特寫照片,另外放捲尺在旁邊再拍一張(因為有捲尺的照片不適合放在報告書中使用),以利描圖使用。

    兩人一組為較適當的分組人數。一開始的時候,兩人分頭畫各自負責的區域,畫完後,就開始測量。先畫完的人可把握時間,先獨自量一些簡單的尺寸,或者先拍照,再不然支援別組工作也行。

    不得已的時候,一個人也可以獨自作業,但是這樣相當沒效率,並且很容易漏掉尺寸,應盡量避免。兩人一組的好處就是可以互相提醒對方,菜鳥也可以藉機會向老鳥學習各種基本知識,包括古建築的知識、測繪技巧等。老鳥在測量之前應向菜鳥說明測量目標的種種,使得測量在具有基本知識的情況下完成,如此測量者在過程中,可對傳統建築有更清楚的認識。
      

    繪圖

    基礎繪圖

    畫圖之前首先要了解負責區域的整體狀況,然後決定是要畫在一整張紙上,或者必須分段,通常要精測的話都是需要分段的。分段畫的時候必須標示清楚如何分段,以平面圖為例,在圖面的角落畫出整個建築的平面輪廓,再框出這張圖紙紀錄的平面範圍,並且加以編號。如果一個建築的平面共分為四張圖來畫,以英文字母編號的話,那麼平面圖就會有ABCD四張圖。

    畫圖時不要節省圖紙,就像拍照時不要計較底片多少錢一樣,盡量多畫一些圖,新手畫圖時難免會有壓力,不要想的太複雜,就當作是上美勞課塗鴉,但是切記有問題要馬上請教老手,以免浪費摸索的時間,又畫出不能用的圖。一開始的構圖是最困難的,必要時可以請老手先用鉛筆作簡單構圖,再自己完成整張圖面。每張圖的概念越簡單,就可以畫的越快,比如說一座廟的立面,有牆基、牆身、屋頂,也有門神、石獅、各種雕刻,連屋頂都佈滿了裝飾,這樣的情況當然不可能把雕刻都畫出來,把立面想像成一個單純的構造物,不要去管雕刻或裝飾,只畫出各種構造以及交接、分割線等,細部如窗戶或斗栱,可以用單獨一張圖紙畫出大樣圖來,這樣分層的結果就是每張圖的概念都很簡單,但是要用很多張圖來表現,因此每張圖之間的關係就相當重要,一定要在圖上註明清楚。一般新手最常見的問題是圖畫的太小,使的尺寸標記困難,如果畫完之後才發現圖畫太小,可以用影印機放大後再使用。

    繪圖的時候不是全部照現況畫,而是要判斷哪些部分為舊物或是有價值的部分,將這些部分作為紀錄的重點。如果有無法判斷的部分,仍應予以測量。

    繪圖的時候最好站著,並且不時走動,仔細觀察要畫的細部,尤其是轉彎、交接的部位,不靠近看往往看不出實際的交接法,必要的時候,使用頭燈照亮目標。
    繪圖時除了打稿之外,應盡量少用鉛筆,因為用太硬的鉛筆畫出來的線條看不清楚(如HB),用太軟的鉛筆(如2B)則很容易弄髒圖面,這些在紀錄或者是繪圖的時候都會造成困擾,且不利於日後保存。最好的情況是使用點三或點四的黑色簽字筆繪圖,自己到文具店去看,選擇筆的要點是畫出來的線條細緻而均勻,並且不容易斷墨(會斷墨的筆應該立刻丟棄,不要節省),這樣才能畫出精準而漂亮的測繪圖。

    畫圖時專心一意,迅速下筆,畫錯的時候不要立刻修改(那會打斷畫圖的思緒),只需要將錯誤的線條打叉即可,繼續畫圖,等到整張圖面完成時,再使用立可白塗掉錯誤的部分。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當錯誤太嚴重以致於影響到接下來的繪圖構思,那麼還不如先修改再繼續畫。

    畫測繪草圖的時候如果能夠依照比例畫圖當然很好,但是要畫出比例正確的測繪草圖是要花很多時間的,如此意義不大,其實不照比例畫也無所謂,因為測繪草圖的重點在於圖上紀錄的尺寸而不是圖面本身。繪圖時應謹記的原則是,忠實的紀錄一個平面或立面的樣貌,該凹的凹,該凸的凸,不要有所遺漏,第二就是相對關係以及交接方式不能畫錯,比如門應該在柱子左邊,就不能畫成在柱子的右邊。比例不對仍然可以標尺寸,但是一旦出現相對關係錯誤的情況,尺寸就無法標上去了。

    如果是草測,就不需要細部的尺寸。草測的原則是快速的掌握整體尺寸與比例,因此務必以一張圖完成負責的區域。如平面、立面、剖面這些圖樣,最好分別以一張圖紙來表現。許多有重複的部分比如屋瓦、磚牆、雨淋板、複雜的窗櫺等部位,可直接放上捲尺拍照,較複雜或較大的面盡量多拍幾個部位,回去之後便可使用電腦描圖。要用來描圖的照片應盡量正面拍攝,有變形或歪斜的照片是不能用來描圖的。

    進階繪圖

    傳統建築的畫法和一般建築系所學到的畫法不太一樣,這主要的差距表現在剖面圖上。一張傳統建築的剖面圖必須表現出每一根桁、樑的斷面及其相對位置,而且傳統建築的梁都是中央接近圓形,末端則轉為方形,在畫棟架剖面的時候,應該以表現方形斷面為主。
    而如果這是一張棟架圖的話,表現的重點即在於這個棟架,棟架之後次一間的棟架或者山牆上的匾聯就不會表現在這張圖面上。這也是傳統建築與一般建築剖面圖不同的地方。

    要熟悉古建築圖面的各種畫法,多翻閱經典的測繪圖集(如台大早期作的林家花園測繪圖),學習正確的畫法,特別是構造的斷面,都有一定的作法。有基本的構造常識,可使現場繪圖及測量速度加快很多。

    測量紀錄

    測量時要專心工作,不可聊天,因為不專心往往會漏測尺寸(如果很累的話,不妨休息一下)。邊工作邊聊天也得不到旁人的敬意。測繪往往是在業主的日常活動區域進行,因此必須表現出你的專業,得到業主肯定的話,可減少測繪及調查的阻力。

    測量時,一人拿尺測量,一人在旁作紀錄。在一個兩人測量小組中,要有一位主導者,決定要量的部位,測量的順序,以及用何種工具測量。主導者可以作測量,也可以作紀錄,但是他負有指揮的責任,必要時,使用光筆指揮要量的部位,可以省下許多比手畫腳的時間,特別當測量者站在很高的梯子上時,光筆非常好用。

    測繪時拍照有許多用途,其一就是作輔助電腦繪圖之用,拍照範圍要由大到小,比如需要拍一個門上的雕刻部位,就必須先拍整扇門,再放大拍局部,這樣使用時才不會搞錯雕刻材的位置。複雜或帶有曲線的部位,如雕刻、屋脊等,這些東西是無法測量的,因此用攝影的方式再描圖最恰當。此外,交接部位是很重要的紀錄重點,比如牆和牆、屋頂和屋頂、棟架和棟架之間的交接,一般照相時很容易漏掉。此外,拍照也要有基本的邏輯順序,不要想到哪裡拍到哪裡,會增加照片整理的困難度。
    照片用途之二就是用在內文的說明上,主要表現出建築的環境、格局、空間、各種建築特色以及細部、裝飾等。在作傳統建築的攝影紀錄中,棟架、空間、裝飾、匾聯文物等都是紀錄的重點。這種照片就需要專人負責拍攝,因為量很大,許多角度也不容易拍好,比如棟架最好可以站在梯子或鷹架上來拍,以取得正面角度。這樣的攝影要花上許多時間,應使用較好的相機,情況允許的話,甚至應拍攝幻燈片(當然,使用135相機更完美),並使用腳架,以得到最好的攝影效果。

    測量者量得數據時,先說明測量的位置名稱,再清楚的念出來,如:柱寬,三十公分;柱邊到窗邊,一百五十公分,窗框厚,五公分;窗外緣到外緣,九十公分。紀錄者聽到每個部位及尺寸之後也要複誦一遍,以確定沒有聽錯。紀錄者應隨時注意測量者工作的位置,測量者量到哪裡,紀錄者的手就要移動到圖面上相對的位置,一旦測量者量得數據,便可以馬上作紀錄。也就是說,測量的時候眼睛、耳朵、嘴巴和首手都要用上。

    紀錄的方式,以四色筆最好用。將一張圖面分作水平及垂直方向,選用不同的顏色,如水平線使用藍色,垂直線就使用紅色,另外綠色筆可標示四十五度方向的尺寸,或者作特殊的標記之用,最後一個黑色當然就是用來畫圖以及標示文字說明。選擇自己喜歡的配色組合,並且固定這樣的規律,訓練自己只要一看到某個方向就知道要用何種顏色,這樣才能快速的作標記。

    測量與紀錄者必須同時注意對方的工作狀況,通常見到的情況是測量者速度太快而紀錄者跟不上,如此很容易出錯,測量者應該不時回頭看測量者是否跟上,甚至瞄一下測繪圖看有無問題,是否標錯位置或者寫錯數據。

    兩人小組中若有一人是菜鳥,那麼老手應擔任測量的工作,菜鳥負責紀錄。必要的時候,老手先把要量的尺寸線畫出來,菜鳥只消記上數據即可。

    測量時應首先測量總體尺寸,以及較大的尺寸,最後量每一段小尺寸。量大尺寸的目的是為了掌握最基本的數據,因為測繪圖的要求是基本大尺寸正確,其餘較小的尺寸如果有問題,那通常也不會成為大問題。如果一段總尺寸是由許多小段落加總而成,那麼往往會有誤差,因此最好直接先量總長。

    傳統建築分大木作以及小木作,在測量大木作的時候,不需要精準到一公厘的範圍,因為傳統建築在經過年久的變形之後(甚至是剛建好的時候就如此),往往誤差都超過一公分、甚至好幾公分,如果測量的時候要求到一公厘的精確度,除了增加工作的時間、讀尺的眼力之外,對於繪圖來說並無太大意義。一般來說,測量的誤差範圍要求在零點五公厘左右是比較適當的,此點在繪圖的時候亦然。
    另外在畫圖的時候,也不可能完全依照所得數據來畫,我們常常必須從許多可參考的數據之中,選取其中一兩個來使用。因為測繪圖是一種相對的概念而非絕對的概念,我們只能要求圖面盡可能與原物相近,但是不可能一模一樣。比如說一道由手工製成的土埆牆,它每一段的厚度一定是不相等的。這種差距往往在一到數公分之間,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多量幾個牆厚的數據,藉此得到一個較為平均的數據。但是這個數據永遠無法代表這道牆的真實面貌,只能說它是一個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數據,用以描述這道牆,更精確的作法,可以說:土埆牆的厚度在五十到五十五公分之間,事實上,這樣的數據對修護來說已經是足夠的了。另外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磚牆,一道磚牆是由磚以及灰縫所組成。清代的手工紅磚尺寸差異相當大,有的光是厚度就相差達數公分,另外灰縫的厚度往往差異更大,因此我們在描述這一道磚牆的時候,只能說:磚的長度介於十八到二十五公分,寬度介於十到十二公分,厚度介於三到五公分,灰縫厚度為一到三公分之間。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只能多量數據,然後加以歸整。至於圖面的表現則不太可能畫出整面牆的磚砌法,那太費事了。如果要表現出這一整面牆的狀態,只消拍一張照片就足以表示,至於用作施工參考的圖面上,我們可以在牆上放一隻捲尺,拍一張正面照片,然後進入電腦描出這一小塊的磚砌構造,因此在圖面中,只要整個牆面有一個角落畫出這樣的示意即可,而這樣描出來的構造圖面是非常精準的,比我們用手去量還要準確的多。
    至於日治時期的磚牆則方便的多,因為機器磚通常有一定的尺寸,但如果你認為機器磚就會每塊一模一樣,那也是一種誤會,因為即便是機器磚,其誤差通常會在零點五公分左右,是否很令人驚訝呢?沒錯,因此有時候我們還是要用上述的清代磚牆描述法來描述一道日治時期的磚牆,只是用到的數據會少很多。

    量完一張圖後,負責的人一定要確認整張圖的尺寸,有沒有遺漏或者矛盾、錯誤的地方。檢查遺漏的方式很簡單,先在左右方向檢查藍筆尺寸是否可以從頭到尾連在一起,再以同樣的方式檢查上下方向的紅筆尺寸,如果全部都可以連上,那麼電腦圖面也就可以畫出來了。


    測繪的工具及用法 

    捲尺

    捲尺是測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工具,它的優點是售價便宜、方便攜帶,因此一定要熟悉捲尺的使用法。一般有一米、兩米、三米、五米、七點五米、八米等尺寸,有的附文公尺以及台尺,可以對照,相當方便,但缺點就是每一種尺寸的刻度較小,較不容易看清楚,這在測量較暗或者較高處時相當不利。

    測繪時每個人最好隨身攜帶一把一米小捲尺,掛在腰上,可隨時使用(可單人操作)。另外每一組都要有一把五到八米的捲尺,以利分組測繪。

    在兩人小組的作業中,測量者最好能夠自己操作捲尺,遇到太大的尺寸再請紀錄者幫忙。紀錄者要隨時注意測量的部位,是否需要幫忙拉尺。

    捲尺的用法,若是小尺或較短的尺寸,一人就可以操作,基本測量法為右手拿尺身,左手將捲尺拉出測量(這樣讀到的尺寸才是正的)。這個姿勢所能測的長度等於兩手張開的寬度,再長的尺寸就必須尋找可以勾住起點的縫隙或端點,如果起點可以勾住固定,則可測量三到五米,如果無法固定起點,則要請紀錄者幫忙固定。捲尺拉到可以讀尺寸的固定位置時,最好使用卡榫把尺固定住,免得不小心鬆脫,捲尺反彈的力道很強,必須注意。以上說明的是水平方向的使用法。

    垂直方向的使用法比較困難一點,右手拿尺身,左手將捲尺拉出舉高,此時左手要負責控制高度及左右,將捲尺零點伸到欲固定的位置,右手則隨時視狀況將尺拉長或縮短。若尺的零點可以勾住,則可將整隻尺掛在牆上,再讀尺寸。以測量窗戶高度為例,將零點固定在窗戶上緣,左手壓住尺身,讀了窗戶下緣尺寸之後,左手不動,右手往後拉將尺伸長,然後將尺往下伸到地面,即可讀地面尺寸。以這種方法,就算是五公尺的高度也可以輕易的測量出來。

    另外兩種高難度的捲尺測量法,可用以測量高處的水平尺寸,如樑的斷面尺寸,或是氣窗尺寸。第一種:以左手抓零點,右手拿尺身,將尺盡量伸長之後折成兩半,然後往上伸到欲測量的部位,以捲尺彎折的部位抵住讀尺寸,這樣讀出的數據會是:三五○到三七○,因此得知長度為二○。第二種是用在更高的部位,右手拿尺身,左手扶捲尺,將尺往上伸到欲測量的部位,再將尺的前端彎折,以讀水平尺寸,這個動作相當困難,不容易作到。

    捲尺在使用的時候難免會沾上泥土或是水,一天的測繪結束之後應該要清理,免得捲尺生鏽,一旦生鏽就很難使用了。

    當然,如果要完整的測量高處尺寸,還是使用梯子較方便。

    兩人一組的連續尺寸紀錄法:測量者將尺固定在零點端,由紀錄者移動拉尺,紀錄者每讀一兩個尺寸便停下來紀錄,然後再繼續讀,直到量完整段。


    照相機



    皮尺

    皮尺通常使用三十米長的,比較夠用。以往沒有測距儀的時候,遠距離的大尺寸必須依賴皮尺。皮尺如果能夠放在地上測量最好,兩個人就可以操作,如果要舉起來,長度過長的話就會下垂,失去精準度,因此就要再有一人到中間幫忙拉尺。

    頭燈

    市面上有售野外使用的氦氣燈泡頭燈,非常省電,連續使用好幾天也不用擔心沒電,且投射出來的面亮度均勻,很適合測繪工作用,這種頭燈另附黃光燈泡,光束較強,但是投射面小,也較耗電,可視情況使用。氦氣頭燈的燈泡有三個到七個的,七個燈泡的當然較亮、較好用。這種頭燈在開口部位還設計橡膠環,因此可以防水滴,一個售價約三到五百元。頭燈使用法很簡單,套在頭頂上即可。由於體積很小,不用時塞在口袋裡即可。

    手套

    灰塵太多的地方、或是搬樓梯、鷹架的時候可以使用。

    帽子:可防灰塵,下雨時可遮雨滴,萬一爬樓梯時頭撞到樑,帽子也具有保護作用。

    長袖衣褲:可防蚊蟲、灰塵以及草叢







  • 相關文章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