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建築考察術:廟宇篇


    文\徐逸鴻

    我們在研究古建築的過程中,總是有很多機會到各地考察,無論是專程走訪或只是順路看看,作為一個古建築的研究者,不能夠把自己當成一般觀光客,到現場看了之後,留下紀念照片,之後就把古建築拋到腦後。事實上,每一次的古蹟考察都是很好的機會,可以親自觀察古建築,並且在現場作紀錄,這是研究古建築的基本功夫。在現場所收集到的資料都是第一手的,是做學術研究最好的材料。如果你問:「台灣的廟宇不是都研究的差不多了嗎?」事實上,雖然目前各地有很多廟宇被定為古蹟,但仍然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廟宇,特別在鄉野及深山中,因為台灣的廟宇實在太多,我們所知的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所以廟宇的踏查還是需要下很多功夫。如果你又問:「那些精采的廟宇別人都研究過了,我還有什麼好踏察的呢?」事實上,就算一座廟作過仔細的調查研究,往往也只不過是基礎資料的整理,對於更進一步的研究幫助有限。當我們以一個單一議題來思考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現有資料是缺乏的,就拿最基本的大木作來講,如果只看研究報告而不到現場去看的話,很難掌握材料之間的關聯性以及空間感,在現場觀察時的思考是最全面的。此外,許多細節在調查研究中有所遺漏也是常有的事。因為沒有從那個角度去想,就不會去做紀錄。所以,為了謹慎的做好研究,仍然必須到現場去看。因此,每一次古蹟考察都應該好好把握。
    要把握機會的另外一個理由,是廟宇改建、整修的機率太高、速度太快,很多古建築我只見過一次,之後就消失在地球表面了,譬如,白河大仙寺三寶殿乃是折衷型廟宇的經典作品,現在已經不存在了。這時候我就會因為當時沒有好好拍照而懊惱不已。還有些是我根本沒去過,就已經消失的建築。所以我現在看古建築,都是以見最後一面的心情去看,這樣一來,就會很專注的觀察它的種種,做仔細的紀錄,就算厚臉皮在廟裡頭猛拍照,遭人側目也無所謂。這樣的態度,就算是面對古蹟也一樣,像是彰化元清觀被燒毀的消息,我聽到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之前為了研究木結構才到元清觀去拍了許多照片,還為它精采的木作讚嘆不已,當時又怎麼想到它會被火燒掉呢!不過發生了這件事之後,學術界似乎沒什麼聲音,彷彿不清楚它是台灣最重要的大木作品之一。
    此外,古蹟修完之後一蹋糊塗的情形早就不是新聞,這一次去看還有,修完之後居然不見了。所以只要見到就應該好好做紀錄,免得以後後悔,這是我做考察的基本態度。
    對於古建築的各種議題,如果完全提不出問題的話,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已經研究透徹了,二是完全沒有去想過,所以沒有問題。但學問總是無窮盡的,所以第一種情況的可能性很低,只要稍微想一下,就會發現自己知識的不足,書讀的不夠,又或許是問題還沒有人解答過,尚待研究。我經常在想著廟宇的某個問題時,才發現當初去做田野拍的照片東缺一點、西缺一點,那就是在面對現場時,關注的視野不夠,所以會把重要的東西漏掉。因此可以說,對古建築的了解越多,就越能夠收集到完整、重要的資料。比如說,較為人所注意的部份是廟宇的結構、裝飾、彩繪等,但是古碑記、神龕、供桌、鋪面、材料等是比較容易遺漏的地方,因此要時時提醒自己注意。
    台灣傳統廟宇,可在現場觀察的部分約如下列:空間格局、大木作、小木作、構造材料、雕刻、剪花、彩繪、神龕、神桌、神像、匾額聯對、古碑、園林水池等。一般的廟宇踏查,要觀察的範圍大致如此,如果你問我每間廟都要這樣紀錄的話會不會太累了,那我只能說,學海無涯,沒拍到就是沒有,以後要做就得再來一次。當然,如果你的興趣不那麼廣,也可以選定幾個比較有興趣的部份專注觀察。

    空間格局:
    以建築的概念來說,空間格局除了表現出建築的規模之外,也表現出建築的空間特色,以及建築如何被使用。越大的廟宇進深越深,小者僅單進,大者有達四、五進者,有些殿堂前且帶有月台或者軒亭,更增加了建築的空間層次。此外,樹木的種植也往往增加建築的層次,如鹿港龍山寺正殿前帶有軒亭,又種植兩顆大榕樹,便形成了尺度親切的廣場。
    在觀察空間格局的時候,也可順帶觀察民眾在廟宇中的活動,如果有機會觀察祭典進行的話更好,這樣可以明確的看出一間廟宇是如何運作的。此外,廟宇和周圍道路、廣場、民宅的關係也是很重要的,從周圍街道也可以拍到整間廟的正面、側面。換言之,廟宇內外都必須觀察。

    古碑:
    廟宇中的古碑記往往記載有很重要的歷史資訊,如廟宇的建造年代,興修過程等,這是我們在描述一座廟宇時,最基本的資料,許多年代已久的廟宇,其歷史橫跨數百年時間,碑刻會記錄正確的年代。碑刻的內容除了廟宇創建年代以及建築年代之外,有時候還會記錄承包人、工匠、主事者等姓名資料。日治時期的碑刻內容記載較為詳細,往往還會記錄建廟委員會的籌組時間、開工日期、完工日期,甚至廟宇的工料細項、價格,以及各工項的負責工匠等,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建築史料,到廟裡頭一定要仔細觀察。另外還有一種碑刻就是捐獻芳名碑,由於捐獻者眾,這類碑刻便佔有很大面積,由其落款年代便可知募款時間。廟宇有時候在管理上不甚注意,會在碑刻上張貼海報,或者堆積雜物,要拍照的時候不要怕麻煩,把雜物移開再拍。

    大木作:
    如果以結構觀點看,台灣廟宇大木作一般說來相當單純。以方向分,可分棟架面及牌樓面,棟架又可分架內棟架與步口棟架,棟架作法則主要有穿斗及抬樑兩種,而排樓面則以疊斗為主,較複雜者再施以出挑、計心斗栱甚至溜金斗栱等。以屋頂類型分,硬山的棟架屬於最簡單的類型,歇山頂則較複雜,因其兼有用柱法的問題,變化較大,所以廟宇中主殿經常作歇山重簷頂,除了高挑之外,也比較有空間上的變化。
    另外一個重點是屋頂交接處的構造,變化也很多。台灣雖然木作風格多樣,但同屬於閩粵建築系統,因此構法大同小異。除了構法之外,大木作的另一觀察重點是風格,主要表現在較細微的棟架形式。約略來說,台灣大木作兼有泉州、漳州、粵派等風格,如再細分,則有晉江、同安、漳浦等風格。以地區來分,金門、新竹市等地呈現明顯的泉州同安風格,鹿港、彰化則多泉州晉江風格,台北地區民宅仍保留泉州安溪風格,桃竹苗地區為客家風格,彰化地區根據近年研究,屬於漳浦風格,台南地區木作風格也極為明顯,和其它地區都不同,至於帶有明顯粵派風格的以台南三山國王廟最為典型。因此可以說,台灣木構風格是相當多樣的。除了這些基本地區風格的辨識之外,日治時期台灣兩大匠派的風格也很明顯可辨,如果有這些基本的概念,對於實地考察會有很大幫助。另外就是在戰後相當興盛的水泥仿木作,有些做的唯妙唯肖,不仔細看還會以為真是木作,這點在觀察時也是要注意的,如果看不出來,可以跟廟方借梯子上去敲敲看,一敲便知是木頭或水泥。

    構造材料:
    傳統廟宇的建造材料主要有磚、石、土埆、木、洗石、磨石、磁磚、灰泥等。每一種材料都有許多種規格與作法,可用以區別建築物的概略年代。另外,由這些材料所組成的構造也是記錄的重點。以磚作來說,台中地區清代作品普遍有極細緻的磚工,而且材料尺寸多樣,在現場便可以仔細觀察,如果有破損處更不要漏掉,因為這是了解斷面構造的好機會。洗石子與磨石子是日治時期出現的材料,其目的在仿石材的質感,在1910年代就已經應用到了台灣廟宇之中,到後來經過台灣匠師的巧思,成為更具有裝飾性的彩色作品,典型的磨石子例如台南大仙寺。至於磁磚,也是日治時期流行的材料,主要為白色面磚與彩磁面磚兩種,應用相當普遍。

    雕刻:
    雕刻風格通常透露建築的年代以及雕作工匠的派別,雖然以建築觀點而言,這些已經偏向傳統民俗藝術的領域,不過概括的涉略是很有助於建築年代與風格的判定。少數雕刻作品上面會有匠師落款,如供桌、員光、龍柱等,這些資訊需要仔細觀察。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是傳統廟宇的對場作,這樣的施工法會造成建築兩邊風格迥異,現在已經不多見。


    剪花:
    剪花主要是作裝飾的部份,其範圍包含泥塑、剪黏、交趾陶等。這些裝飾由於較容易損壞,或者經過整修而更新,因此在調查時要特別注意,以古老者為要。如現存清代者極少見,摘星山莊是是最典型的例子。日治時期的優秀作品較多,如土庫順天宮的交趾陶、艋舺龍山寺的剪黏。至於戰後作品最多,風格也比較多樣化。剪花使用的部位包含屋脊、排頭、水車堵、對看堵、秀面、門楣、匾額等。在這裡頭,泥塑的應用範圍最廣,甚至包含到山水、神像都會使用泥塑。匠師經常會在作品中落款,因此在現場要仔細看。台灣匠師的基本譜系是必需要知道的,如果見到名匠的落款,心中自然有數。
    廟宇往往都會有大量的剪花裝飾,所以重點就在於作品優劣,如果做的不好就可以不必費心紀錄。關於優劣以及風格的分辨,另為文討論。

    彩繪:
    台灣廟宇的彩繪是非常豐富的,可惜和剪花裝飾一樣,它的壽命很短,特別是廟宇的香火會將彩繪燻黑,所以現在要在廟中看到古老的彩繪比較困難,反而是在民宅中容易見到。彩繪主要是畫在木構造以及牆堵上,以種類來分,可分樑枋彩繪、斗栱彩繪、門神彩繪、壁堵彩繪、供桌彩繪等。除了平面彩繪,也有使用泥塑上彩者,這在中南部較常見。樑枋彩繪因為畫面呈長條型,所以主要以垛頭、盒子與垛仁來分段,垛頭是評斷風格的重要依據,台北、桃竹苗、彰化鹿港以及台南等地匠派的垛頭畫法差異頗大,也是樑枋表現的重點,棟架上則多畫包巾。至於垛仁則多作人物故事及書法筆墨,裡頭經常有匠師姓名及年代落款,所以也要仔細觀察。

    神龕、供桌與神像:
    講究的神龕,其實就等同於一座小建築物,樑柱斗栱一應俱全,除了主神龕之外,有時候在主神旁的部將、羅漢等也會有專用神龕。也有些神龕帶有濃厚西洋風格或者日式風格,值得注意。整體而言,神龕跟隨潮流的速度似乎比建築還快。至於供桌則風格多樣,有華麗也有簡者,正面經常會有捐獻者與年代落款,如果廟中找不到碑記,則供桌年代也可做參考。

    匾額聯對:
    匾額與廟宇的歷史緊密相關,且往往是鑑定廟宇年代的重要依據。聯對的撰文與書法也經常是當時有名的文人所作,且通常會有落款,這些都要注意。

    園林水池:
    在正殿後方興建假山水池,清代廟宇似乎沒有,因此大概是日治時期或戰後開始流行的,如新竹城隍廟、麥寮拱範宮,池中養鯉魚,水聲在廟中迴盪,別有一番風味。水池有時候也會蓋在廟前方,如艋舺龍山寺。欣賞的時候,重點在於堆山疊石的技巧。而和道教廟宇比起來,佛教寺院更注重園林的興修,目前規模較大的寺院往往有精美的園林造景,假山、水池與植栽,更襯托出寺院的清幽。此外還有日治時期稍有規模的的洋樓及日式住宅,往往擁有面積不小的園林,且經過精心規劃。總之我們在考察古建築之餘,也要注意其庭園規劃。


    古建築的勘察,只要能夠看得懂,其餘的就不是大問題,所以重點就在於如何學會看懂,多思考、多讀書是必須的。本文讓各位讀者能有初步的概念,以後若有機會,再針對各個部份做較仔細的分析。
  • 相關文章

技術提供:Blogger.